据6月17日国家发改委网站的消息,6月13日下午,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鹤主持召开今年第四次委内改革专题会议,会议指出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对养老模式进行创新。随着配套政策不断落地,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
除了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会议还研究审议了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等专项改革方案。 会议指出,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点问题的重要改革举措。这项改革事关民生福祉,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 会议强调,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把养老服务领域社会资本准入方面存在的问题理清楚,对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养老服务,进行分类创新、分类施策。要加强养老服务机构质量和服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制度建设,发挥好居家养老的作用,支持老年人进行积极的社会参与。 此前,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曾表示,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在5月3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表示,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高晓兵称,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以上老年人1.43亿,约占总人口10.5%。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使得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 但是,与养老需求的快速增长相比,我国养老设施和服务还明显不足。据《经济日报》的报道,“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669.8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30.3张,低于发达国家50张到70张的平均水平。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也指出,目前北京市300多万老年人中,政府兜底保障的老年人还比较少,大多数老年人服务需求更多样、服务需求差异很大,需要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支撑。 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冯亚平表示,“十三五”期间,民政部要重点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支持老年养护院、医养结合设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光荣院、农村敬老院等设施建设。 为加大多养老服务业的金融支持,今年3月,民政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下发《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种类齐全、功能完备、服务高效、安全稳健,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符合小康社会要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
眼下,正是枇杷大量上市的季节,网络上不少人晒出自制枇杷膏的步骤和照片,引来不少人效仿。据称,自制 … [详细]
1860 0 0近日,来自广平镇的徐先生家属到我院为外一科主治医师罗道军及全体医护人员送上“妙手回春 医德高尚” … [详细]
68 0 0去年以来,北海市疾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疾病防控宣传工作,取得了历年来最好成绩 … [详细]
64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