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您好,欢迎来到广西健康网!请

登录 注册

养老红枫叶

常识居家老龄化政策

关爱保险养老产业

护理医养护理家

护理新闻专栏临床学术

案例培训课件招聘

两性保健

性文化心理生殖

食疗理疗亚健康

母婴减肥

早教营养母乳喂养

产后减肥减肥常识

整形美容

微整形丰胸

化妆护肤美发

搜索
首页 养老 养老模式 空巢老人 查看内容

空巢老人:如何取“养老”舍“问题”

2015-8-27 09:4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81| 评论: 0|来自: 广西健康网

      导语:按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空巢老年人口规模近年来持续上升,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在老龄化社会“跑步式”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随之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关注。近期,“空巢老人独死家中”的新闻事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空巢老人”身上。作为政府、企业、子女以及社会各界,当我们为此类事情的发生扼腕叹息时,我们更应该思量,如何才能让“空巢老人”远离他们晚年生活中所面临的心理孤寂、养老困境、生存阻碍,甚至是生命风险,让他们能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晚年。本期我们以 “空巢老人”为话题,通过走访、调查政府官员、涉老企业代表、社会人士对此类新闻事件的看法以及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见解,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让广大读者了解到“空巢老人”所面临的养老困境,并从中得到一些警示,吸取相关经验。

  一、事件回放:

  2013年7月7日,上海市杨浦区一位年逾八旬的空巢老人在家猝死多日,最先发现的不是其家人,也不是左邻右舍,而是一条得到过老人救济的流浪狗;9月18日晚,河南省洛阳市一对空巢老夫妇被发现死在了出租屋里,遗体已经腐烂发臭。2014年10月25日晚上,在浙江嘉兴烟雨社区菱香坊小区,一对空巢老夫妇被发现双双在家离世,丈夫老陈推测是意外死亡,而老太太则因无人照顾,死于脱水和饥饿。他们的独子在上海工作,3个星期没有打通家里的电话,赶回家时才发现二老已双双离世;11月21日中午,安徽蚌埠一名六旬空巢老人独自死在家里无人知晓,一周后才被邻居发现。据了解,老人有两名女儿,但都不在身边,老人嗜好养犬,家里曾养了近十条狗。

  二、多方回应: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
  “空巢老人”的养老体系面临三大挑战

  在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空巢老人独死家中”的悲剧频频发生,不仅削弱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也反映出我国传统养老方式和保障体系正遭遇巨大的冲击。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曾指出,不断增多的“空巢老人”使现有的养老体系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是生活保障。主要是经济方面,尤其是农村地区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任务,目前的新农保水平还太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空巢老人”将不再是贬义词,而是意味着有房、有独立经济能力、有单独的生活空间、生活质量更高,这部分人的经济保障不是问题。因此在这方面,人们更应该关注广大农村的“空巢老人”。

  其次是日常照料服务。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服务,是当前应对老龄化的核心问题。目前的老年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专业的护理员。如养老护理员,全国只有两万多人,而实际需求接近千万。

  最后是精神慰藉。目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靠家政服务员,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较少。

  北京天地弘毅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陈再雷

  倡导“9073”养老格局,为“空巢老人”设计适老型的科技设备

  我国曾提出构建“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实现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可以看出,无论从政策角度、养老意愿角度还是发展趋势,居家养老将成为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老人主要的养老方式。对“空巢老人”而言,受自身身体状况的影响,又因无人照料,居家养老安全势必存在一些隐患,需要在其家中配备一些自救设施,比如适老型的科技设备——“小和”老年可穿戴智能设备。

  “小和”老年可穿戴智能设备,能够24小时全天候保障老人的安全。当老人发生摔倒等意外,特别是失去意识,身边又没有人的时候,设备能够自动感知,并自动给子女或社区的服务人员发出呼救信号,让老人在遇到危险时,得到及时的救助。

  “小和”老年可穿戴,还能对老人进行科学的、量化的健康管理,健康风险评估;同时可以给老人设定健康任务和健康指导,让老人由被动到主动,改正不良习惯,科学适度运动,逐步达到健康的生活状态,实现延年益寿。

  “百善孝为先”,一直都是我国传统的孝道美德,针对新闻事件本身,很多人谴责子女“不孝”,而我们相信极大多数子女是有赡养老人的意愿的,对父母既有孝心又有爱心。但我们必须要将孝心、爱心转化成真正的行动,学会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充分了解和掌握父母的生活,及时把关爱有效传递给父母。当然,关爱也不仅仅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子女和父母,社会服务机构与老人,要把沟通作为常态,让老人得到心理的慰藉。多引导老人接受新事物,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让老人的生活中洒满阳光。

  陕西天佑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养老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甄文龙

  打造医养结合的全新养老模式,填补“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

  “空巢老人”现如今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精神上的孤独,缺乏必要的精神慰藉。老年人普遍存在记忆减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果没有人照顾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走失、意外伤害、被骗等情况。“空巢老人”, 尤其是高龄、患有疾病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更加难以自理,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完善医疗制度,扩大覆盖面,使绝大多数的老人享受合作医疗,并提高“空巢老人”的救助标准,让大多数老人得到生活保障;完善养老体系,大力推进居家式养老院,满足空巢老人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需要;采取财政支持或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子女和老人共同生活,承担家庭养老责任;为空巢老人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系统,将家庭养老模式放在一定的社区支持网络中进行,建立老年人社区。

  从企业的立场来讲,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参与到老龄产业的发展中,在政府相关养老政策的支持下,分阶段、 分层次、分级别建立和完善养老模式体系,依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承受能力、个人喜好等创新不同的养老模式。

  以公司旗下的天佑医养老年公寓为例,公寓打造了国内医养结合的全新养老模式,为每一位老人建立智能化安全监控体系,包括配备爱心福祉车、沐浴用车、入厕协助器等智能化服务设备,无论老人在哪,都会掌握老人的最新情况。

  老人是需要精细医疗和细心照料的特殊人群,对此,医院专门培养及引进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老年疾病专护人员和管理团队,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老年医院新标向,专门为社区老人提供医疗急救、个性化护理、营养指导等服务,并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为老人开通就医的绿色通道,形成每位老人健康长寿的保险单。

  西安鸿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王栋

  让智能居家养老系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老人的幸福守护者”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和家庭空巢问题的加剧,养老不再只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老龄化社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的问题:老龄化的增长和落后的制度体制(设备)之间的矛盾,中国现在的养老模块处于初级阶段,人均养老床位远远不够,养老设备不先进,投入资源不足;人们的安全养老思维还未形成,我们过分强调尊重老人,但是老人的实际心理和生理需求却往往忽略了;未建立针对性的养老数据库,目前的养老机构未能对已有数据进行云管理,未能形成数据型,网络型,信息型的智能居家养老;单户型居家养老未经过专业培训,对现代养老没有统一的认识。要避免“空巢老人独死家中无人知晓”的悲剧再次发生,需要一个智能居家养老看护平台,为老人服务、替儿女行孝。

  西安鸿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借鉴国外智能居家养老解决方案,有效整合物联网,智能科学技术,自然人机交换,生命体征监测,移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以“物联网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与云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建立老年人信息大数据与云计算中心”为基础以“智能看护”生活辅助,健康管理,安全防护及亲情关爱为基本服务内容,以居家、社区和机构等老年人居住场所为依托,“有效整合社区服务资源  ”为服务主体建立完善的智能居家养老体系。

  公司已经将智能床垫、智能药盒、人体成份分析仪、人体参数分析仪、防摔倒报警设备等智能终端通过智能网关与智能看护平台及远程用户的有效结合,对老人的行踪、健康等数据进行实时的跟踪、监测,达到及时帮助“空巢老人”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在智慧养老领域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实践,让每个家庭的每位老人都能分享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和成果,让智能居家养老系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老人的幸福守护者”。

  网友评说: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孤独空巢老人

  安徽省网友:我真的害怕有老王(安徽蚌埠)那一天呀,人总归一死,但是,这样的死法也过于凄惨了,没有儿女在身边,多天后才被发现真是不敢想象,还是社会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孤独空巢老人,真正做到所依老有所养呀!

  江西省网友:这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一个人到死都没有人知道,真的是很悲凉,作为子女,应该考虑父母年龄大了,经常回家看看,打打电话,这样的悲剧希望不要重演,更希望我们的社会能给空巢老人多一些关爱。

  天津市网友:关爱孤独老人,社会机制应该健全,子女和社会都要负起责任,从这起事件,该引起社会关注孤寡老人晚年......

  凤凰网网友 :不要过于指责,儿女也要忙于生计辛劳,老人社会问题已经普遍,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未富人先老,过于追求金钱的社会环境,让太多人无可奈何,重回社会正常生态,将是个很漫长的时间,好好照顾自己的父母,孝字当前。

  三、视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只是大同的道德理想,更是同类相怜的社会情感命题。“空巢老人独死家中”的悲剧是“空巢之痛”的缩影,折射出“空巢老人”来自自身性格、家庭亲情、社会空间的种种制约,注解了养老的社会之殇。解决养老之困,需要子女尽孝、老人抱团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互相补位,方才能为老人编织起生存的安全网。

  回顾新《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之际,“常回家看看”入法,引起了社会强烈的争议。而今,追根“空巢之痛”的原委,其大都与子女未能“依法”常回家看看撇清关系。即使有法律的管制与约束,“空巢之痛”并没有减少。而作为子女,当我们看到类似悲剧频繁发生的同时,我们是否静下心来,审视过自身的行为,认真思忖过“孝”的尺度与准则?

  以笔者之见,善待与孝敬父母是“责任”,是“担当”,更是“爱”。责任——当父母老了以后,你要能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关心与照顾他们的生活;担当——当父母身患重病、无法自理时,你依然能不埋怨、不痛斥、不嫌弃,坚持照料与赡养父母,担当起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爱——不管你是基于“责任”而赡养父母,还是出于“担当”而回报父母,你都应该发自内心地爱你的父母。这样,不管你是否在父母身边,你都会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经常打电话问候他们,节假日会尽量回家探望,为父母的生日精心挑选礼物,急父母之所需、解父母之所忧。以“爱”为尺度与准则,抛开法律的武器,将“要我常回家看看”变为“我要常回家看看”。

  对于“空巢老人”来说,需要子女尽孝,也需要老人自身行动起来。“空巢老人”可以抱团取暖、结对帮扶,尤其是低龄、身体状况良好的老人可以多帮扶高龄、身体状况差的老人,定期探望,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形成“邻里互助”的养老模式,大家彼此照顾,相互照应,多沟通交流,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为自己的生活多增添一些乐趣,让自己远离空巢的“孤独感”。

  老年空巢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应强化政府的责任,统筹规划,着力推进,健全政府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加大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投入;要遵循政府扶持、市场推动原则,引领民间资本、带动大中小企业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企业可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实施精细化分类管理,为空巢老人提供“定制”服务——“家庭护理”照料老人的生活;要引导社会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帮扶作用,有效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将护理员、志愿者、子女三方有机融合,逐步打造以“亲情服务”为基调的养老模式。

  《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只有政府“尽责”、社会“尽情”、子女“尽孝”,逐步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让《常回家看看》不仅仅停留在歌的层面,让“空巢之痛”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热点推荐

自制枇杷膏真能治病吗?

眼下,正是枇杷大量上市的季节,网络上不少人晒出自制枇杷膏的步骤和照片,引来不少人效仿。据称,自制 … [详细]

1860 0 0

患者送锦旗、感谢信为我院外一科

近日,来自广平镇的徐先生家属到我院为外一科主治医师罗道军及全体医护人员送上“妙手回春 医德高尚” … [详细]

68 0 0

北海市疾控中心疾病防控宣传成绩

去年以来,北海市疾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疾病防控宣传工作,取得了历年来最好成绩 … [详细]

64 0 0
预约挂号中心   |   疑难问题讨论   |   通讯员投稿   |   举报曝光   |   意见投诉   |   账号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