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前到底要不要洗?很多吃中药的患者都有此疑问。 一些质地坚硬、易携带灰屑的根类、茎木类、皮类、果实类以及动物类的中药,可在煎煮前清洗,但需快速淋洗,避免长时间水洗或浸泡清洗而导致有效成分流失,甚至药材变质。 以下含有特殊成分或形态的部分中药不适宜清洗: 1.含有糖和甙类成分的药材:糖和甙是中药的有效成分,但它们是可溶解于水中的,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2.特殊形态的药材:有些中药如青黛、滑石粉、车前子等粉末、种子类的药材,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药物流失。 3.添加了部分辅料的药材: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蜂蜜、黄酒、胆汁等辅料,它们易溶于水,若用水清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药效降低。 知识延伸: 煎煮中药应使用哪些器具呢? 最好选用砂锅或者瓦罐,可以选用不锈钢、玻璃、搪瓷等器具。但是不要选用铁、铝质地的器具。因为中药的成分可与金属器具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另外,煎煮中药应选大些的器具,以便药物沸腾时不断翻滚,促进药物加速溶出,同时避免药液外溢。 中药煎煮要注意什么呢?要煮一次还是两次呢? 由于一次煎煮难以把中药的药效全部溶出,所以一般中药应煎煮两次,而对滋补类药物可再增加一次,但无论是煎三次还是两次,都应该把每次煎煮的药汁混合一起后分两到三次服用。 而煎煮中药的火候一般在未沸时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在微沸的状态,这样能在溶出药效的同时,避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煎干。对于解表类药物,适宜用大火急煎,有香气出即可。第一次煎沸后10-15分钟,第二次煎沸后5-10分钟。对于滋补类药物,就要用小火长时间煎煮,第一次煎沸后40-60分钟,第二次煎沸后30-40分钟。而其他药第一次煎沸后20-30分钟,第二次煎沸后15-25分钟即可。 另外,药师提醒,在煎煮好药物后,建议将药渣倒入干净的纱布包好,用力加压来绞取药汁,把药渣里面的药液尽量挤出来。因为药渣中所含有的成分比例更高,这个动作能增加中药的溶出率,提高疗效。 |
眼下,正是枇杷大量上市的季节,网络上不少人晒出自制枇杷膏的步骤和照片,引来不少人效仿。据称,自制 … [详细]
1860 0 0近日,来自广平镇的徐先生家属到我院为外一科主治医师罗道军及全体医护人员送上“妙手回春 医德高尚” … [详细]
68 0 0去年以来,北海市疾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疾病防控宣传工作,取得了历年来最好成绩 … [详细]
64 0 0